2024.11.30
瞰見屏東
通識課程: 無人機生態影像解析
希望透過空拍視角,帶領大家瞰見屏東的山海風光,感受屏東之美。
希望透過空拍視角,帶領大家瞰見屏東的山海風光,感受屏東之美。
全長579公尺,橋面寬30公尺,於2011年3月正式通車啟用,本座跨海大橋為特殊三向度設計的斜張橋,橋身側看如揚帆啟航,背面如英文字母A,最大的特色還是全台首座可開啟式的橋樑。
全台第一座「海上教堂」就佇立在大鵬灣灣域內。走過300公尺長的海堤,陣陣海風吹拂,童話一般的鵝黃色建築外觀,西班牙式建築設計、挑高玻璃窗,增添不少浪漫異國氛圍。並結合愛心鎖牆、幸福鐘等浪漫週邊裝置,成為拍照打卡的新興景點。雖然外觀如同教堂,但其實這是一間景觀咖啡廳。
由於大鵬灣屬於單口囊狀潟湖,跨海大橋下即是潟湖唯一的進出海口,若設立橋樑雖可以達到陸運作用,卻阻斷了未來潟湖內遊艇港及帆船中心的發展方向。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,全台首座可開啟式橋梁應運而生,單向開啟75度仰角,跨距達20公尺的開橋秀,也成了每個假日來到大鵬灣不容錯過的一場獨門秀。
「蚵殼島」是從前大鵬灣蚵民不經意的傑作。大家相約成俗,集中將蚵殼傾倒此處,經數十年後形成了這個蚵殼島。這座蚵殼島面積約有7150平方公尺,像是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島嶼。
東港溪之名是由屏東縣的東港鎮而來,東港之意,原為「位於下淡水溪的東邊」。過去東港溪河口是相當繁榮的貿易地與物資交換地點,清朝時就在東港溪沿岸形了三個街市,分別是萬丹街,新園街和崁頂街。
全長約168公尺,寬2公尺,橋面結合3D立體彩繪,吊橋被規劃為自行車道,只開放為徒步及單車通行,遼闊的視野能遠眺北大武山,也是東港溪賞鳥的絕佳地點,是座適合賞美景的單車吊橋。
東港溪畔旁的河堤不僅是附近居民午後散步、騎單車的好去處,沿岸更時常可以看見悠閒放牧的牛群,構成一幅自然純樸的田園風光。
佔地約30公頃,主要展示臺灣客家文化。園區分成自然草原區、田園地景區、傘架客家聚落區及九香花園伯公區四大區域。六堆園區保存與展示高雄市、屏東縣十二個客庄的客家生活風貌。園區地標是六座傘架聚落式建築,表達了客家元素斗笠與紙傘意象。
全長262公尺,距離高度約45公尺,吊橋向下即可俯瞰壯闊的山巒美景,因而取名為「山川琉璃吊橋」。橋身設計以代表排灣族、魯凱族的琉璃珠為意象,兩邊有原住民百步蛇圖騰,訴說著原住民的故事。
屬於高屏溪水系,為高屏溪的最大支流。隘寮溪也被稱爲魯凱族群與排灣族群文明的母親之河。